当前位置| 教育 > > 列表>详情

每日速递:乐见考研增幅明显降低持续推进考研回归理性

2022-12-26 10:28:26 来源:北京青年报


(相关资料图)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之际,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发布《202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继续缓慢增长,达474万人,比2022年增长17万人,和2022年较上年增长21%相比,增长率明显降低。另外,高校报名人数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不同高校表现不一,总体上看,一流大学增长乏力,而“双非”院校异军突起。

考研报名人数增幅下滑、出现“双非”院校报考热,专家认为这折射出考研正趋于理性。一方面,有部分学生开始理性评估要不要考研,并做出独立判断。另一方面,在选择报考学校时不盲目追逐名校,而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校。根据整体考研形势,结合自身的个性、能力,与未来学业发展规划,决定是否要考研、报考哪所学校,这也正是每个考研生都要进行的理性规划。

要让考研回归理性,还需在加强本科教育、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以及破除“学历内卷”等方面持续努力。

据统计,从2017年到2022年,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从201万人增至457万人,5年间增加256万人,增长了1.27倍。考研报名人数增幅如此之大,相当一部分原因是部分考生“盲目考研”“被裹挟式报名”。一些考生认为周围其他同学都报名考研,自己如果不报名觉得不好意思。有一些家长一直盯着孩子要考研,认为“只有一张本科毕业文凭是不够的”。

这不但加剧考研的竞争,也出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400多万考研生中,有300多万不能成功“上岸”,他们中的大多数必然要走进就业市场。但由于之前一心准备考研,只关注考研科目的学习,这些考研未果的考研生有的会成为“就业困难生”,这并不利于他们的求职和事业发展。

对此,近年来一直有舆论呼吁,要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更多考研生有获得感。姑且不说进一步扩招会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就算是可以扩招,也不可能满足那么多考研生的需求。要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以及遏制学历高消费,我国不宜再大规模扩大研究生招生。

在近年来的考研中,还出现了“逆向考研”,即“双一流”名校毕业生报考“双非”院校。“逆向考研”有提高考研录取概率的现实考量,同时也有利于破除考研中的“唯名校论”。我国不少考研生考研的初衷,是为了更换自己的学校身份,考研也由此被称为改变命运的“二次高考”。但平心而论,如果就盯着少数名校报考,很可能多年考下来也难以如愿。

考研出现“双非”院校热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我国未来研究生招生的增量,应主要由这些学校完成。这是“双非”院校发展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机遇期,如果所有“双非”院校都能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上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将进一步引导考研生淡化对名校的追逐,而选择有特色的院校、专业。

我国高校应在推进考研回归理性上继续努力。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不能把考研作为办学目标,不能围绕考研组织教学,把学生都赶上考研华山一条道,而应该重视给所有学生完整的本科教育,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给学生个性化的学业发展指导。这有利于大学毕业生理性定位自己的发展,在升学与就业两个层面都实现质量提升——被录取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综合素质,进入就业市场的学生也可实现高质量就业。

标签: 明显降低 大学毕业生 事业发展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