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 > > 列表>详情

校企理应结成常态化创新伙伴

2023-03-08 09:18:04 来源:北京日报


【资料图】

2023“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对接大会近日召开。北京84家科技企业发布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1100余项技术协同需求榜,102所全国高校院所则积极“揭榜答题”。这一机制有效实现了供需对接,也为进一步理顺产学研链条提供了启示。

激发更多高水平科技创新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但长期以来,作为创新最重要的两支力量,高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常常“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很多企业认为,高校不了解市场规律和需求,很难真正解决自己面临的核心技术难题;也有不少高校担忧,企业不了解科研规律,“科学指标”与“市场指标”之间存在鸿沟。产学研链条脱节,造成有需求无平台,有平台无技术,有技术无转化,对于我国突破“卡脖子”问题是一种掣肘。着眼于现实痛点,教育部、工信部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推出“千校万企”行动,组织企业与高校坐在一起捋清楚“干什么”与“怎么干”,对于形成互惠共赢、协同共生的校企合作生态系统大有裨益。

企业家与科学家“同频共振”,不论对行业发展还是产业革新都是一种双赢。但纵观人类科技发展史,产学研结合始终“说易行难”,需要以系统性的改革破题为支撑。就我国来说,从上世纪80年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科技面向经济,经济依靠科学”;到借鉴“拜杜法案”,以立法形式明确赋予科技人员科技成果长期所有权;再到全面完善落实“揭榜挂帅”机制,撕下创新主体“出身”的标签……一系列改革举措的立足点,就是持续破除科技成果转化之路上的潜在和显在堵点。这些年,北斗导航、特高压输电、量子通讯等世界级成果的集中涌现,皆得益于此。着眼未来,要实现更多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还是要搭好平台、创造条件,让更多“学院派”与“实践派”携手攻坚,变一事一议的供需对接模式为钟表式、常态化工作模式,以“众智”实现对关键技术的“众包”突破。

深化校企合作,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不少高校课堂上,理论说教多,动手实践少;照本宣科多,思考创新少,导致许多专业都出现了产教脱节的问题,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与学科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只是科技创新,在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等科研方面,其实都可以引入“出题-揭榜”机制,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会干事的有奖励,在更大范围内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打通产学研,串起价值链,这是培育未来产业发展的立足点。脚踏实地夯实产业基础,强化创新能力,不断从国家发展中提出“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塑造发展新优势也就有了坚实的依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