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国家政策扶持、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及庞大市场需求的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智慧教育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2月21日,新京报教育事业部联合千龙智库舆情风险评估治理中心共同发布的《UP新力量—2022年度智慧教育品牌影响力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研究发现,智慧教育行业发展整体呈现需求供给升级、服务升级加速、多元模式发展、教育能力提升、行业竞争激烈等鲜明特征。
(相关资料图)
智能技术赋能智慧校园,需求供给双向升级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科技对于传统教育的改变也逐步显现,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深入。近两年,在教育新基建、“双减”政策加持下,教育行业格局发生巨变,智慧教育落地及智能教育硬件研发成为教育企业转型发力的重点。
千龙智库监测显示,2022年,舆论场中有关“智慧教育技术创新”相关信息超过40万条,全年整体呈现“产业发展态势鲜明,舆论高度关注聚焦”的特点。梳理发现,舆论高度关注多家智慧教育服务商构建特色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打造教育服务体系、精准满足各种学习场景要求、全面提升教育服务能力等内容。
同时,千龙智库大数据全媒体舆情信息技术监测平台显示,2020年至2022年,我国“智慧教育”信息量逐年增长,2022年在政策支持、企业发力、市场认可的背景环境下,数据量达到9.01万条,较前一年增长5.67%,舆论关注度持续上升。
从供给侧来看,对于部分教育公司而言,硬件类产品是缓解获客成本压力、增加用户留存率和新收入来源的载体,教育硬件智能化是必然趋势。
从需求侧来看,教育主阵地回归校园,促使各地学校加速教育教学创新改革,在“双减”政策“提质增效”的要求下,校内提质增效的实现需要大量软硬件做支撑,以及丰富的数字资源和信息技术支持。此外,学科培训业务退潮后,对家长而言,通过智能教育硬件进行必要的辅导,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或实现联络及陪伴等需求正在增加。
智慧教育服务升级加速,使用场景广泛覆盖
2022年是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开局之年,教育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智慧教育也迎来高速发展阶段,老牌教育机构深入挖潜,互联网大厂跑步入局,多次发布、迭代新产品,覆盖教学各个环节和使用场景。
千龙智库监测显示,2022年度舆论场中有关课堂教学场景的信息总量达到42.8万条,有关在线学习、辅助学习、校园管理、通讯社交等应用场景信息量分别为6.5万条、12.7万条、5.9万条和1.3万条。
例如,课堂教学解决方案方面,新东方、好未来、联想、百度、阿里巴巴等企业推出OK智慧教育“三个课堂”解决方案、“WISROOM”智慧课堂、联想教学教研1+1解决方案、“百度智慧课堂”、AliOS智慧校园等智慧教育平台;希沃智慧黑板、钉钉电子作业本、爱普生智慧教育投影机、中国移动5G云考场等产品全面覆盖教师授课、学生课业学习、作业布置、日常教学、学情监测、电子监考、模拟考试等各类课堂教学场景;飞象星球在线课教室和VR虚拟课堂为信息化教育和素质教育赋予更大的想象空间……
家用智能教育硬件方面,也呈现“百花齐放”状态。此外《报告》中提到,在各家争相布局已有硬件品类的同时,有企业已经开始在空白地带中挖掘具有潜力的新品类,以智能纸笔、智能书桌、智能文具、智能教辅等多种方式切入教育场景,在市场更加开放,竞争逐步加剧的背景下,探索更受欢迎、更有意义的硬件形态。
智慧教育企业争相布局,盈利问题备受关注
智慧教育业务作为教育领域的蓝海,是众多企业发展布局的重点。从发展趋势看,教育硬件持续赢得市场认可,赛道增长潜力巨大。2022年,以互联网巨头、传统硬件厂商、教培企业、通讯供应商为代表的多类企业不断“跑马圈地”,扩张智慧教育领域业务版图。
艾瑞咨询、多鲸教育研究院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中国教育硬件市场规模超千亿元,教育硬件智能化成为一众教育企业瞄准的转型重点。千龙智库监测显示,2022年度上述四类企业智慧教育信息量分别达到45.5万条、38.6万条、22.1万条和15.4万条。
《报告》指出,教育智能硬件拥有较大的盈利空间,虽然硬件首次开发成本高,但内容生产好以后,可以无限次利用,边际成本接近于零,是众多企业入局该赛道的原因之一。千龙智库监测发现,“高毛利”和“容易变现”,成为媒体报道该赛道时提到的高频词。
科大讯飞教育产品和服务主要面向学校和学生销售教学硬件产品,是该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业务之一,近三年该公司业绩报告显示,教育产品与服务业务的毛利率均在50%以上。但据媒体报道,科大讯飞的教育产品及服务板块已经出现毛利率下滑趋势,2019年~2021年,公司教育产品与服务的毛利率同比分别下降3.74%、0.09%、2.59%。
此外,2022年,钉钉、腾讯会议、飞书等互联网会议应用程序启动收费策略后,遭到舆论口诛笔伐。千龙智库监测显示,由于腾讯会议、钉钉、飞书用户群体庞大、知名度高,三大应用程序收费后引发舆情信息量分别达到4.1万条、3.3万条和1.3万条,校讯通、翼课、雨课堂等收费事件也引发了对此类企业高昂获客成本、校企合作渠道难题的思考。
《报告》也对各类企业入局该赛道的长短板进行了分析。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互联网巨头入局教育硬件,在教育的专业性和口碑上较为欠缺,但在AI技术和数据上领先,在教育硬件的交互上具备优势,且拥有强大的流量、资金和资源整合能力。传统硬件厂商在渠道优势和市场品牌上根基深厚,但在技术、算法、AI能力上与互联网公司相比较为欠缺,内容及资源优质程度不及教育企业。教培企业做硬件的价值在于有优质师资做教研、生产内容,专业性更强,但做硬件对供应链、产品周期的要求较为严格,这对在硬件圈子没有资源积累的企业来说是个考验。通讯供应商更专注于利用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构建细分领域,在互联网巨头不断扩张业务版图的背景下能否守住市场存量,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