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家长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也是每年北京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的高频词。今年两会期间,记者注意到,多位委员和代表都带来了相关提案和建议。
李静代表:共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资料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专门提到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当下,助力北京‘双减’政策落实,共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前,市人大代表、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李静聚焦当下青少年及家庭的心理健康,关注到在“双减”政策实施下,师生、家长有可能在政策落实方面出现焦虑、压力等问题,提出共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议。“加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是打造平安健康中国的‘心防’工程,是平安健康中国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更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需要广大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积极探索贴合新时代社会治理需要的新模式、新思路和新方法。”
李静认为,“双减”政策实施工作成效显著,但随着学生学习任务、时间安排、生活习惯发生变化,加之新政策对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使得一些家长和学生还是会产生焦虑情绪;同时,校内教育质量提升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其次,李静表示,心理咨询平台和资源未能被有效推广,公众普遍缺乏了解;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不够充足均是当下存在的问题。“众多家长、教师和孩子被卷裹到学习负担、工作压力和学习成绩之中,极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亟须专业人员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为此,李静提出了“助力北京‘双减’政策落实,共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议。
具体落实方面,李静建议要严格落细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她认为,“促成学校与家长(社会)的沟通合作”尤为重要,学校可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耐心引导家长全面认识政策内涵,调整改进家长分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的同时,从根源上缓解家长的焦虑感。同时,缓解教师教学压力是夯实“双减”的基础与保障。
校外层面,李静认为,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体系,鼓励更多的青年人才加入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另一方面积极运用网上渠道,为“双减”政策实施后存在心理压力和焦虑的师生、家长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在线直播、专家课程、心理自评等服务,促进家校共同形成正确观念,获得正确解决方法。
此外,李静建议,要加强公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设,构建成熟而科学的社会公益志愿者团队,与学校联合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机制,当师生学习、工作心理压力过大时,免费为师生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心理疏导、情绪调节、心态调查等服务,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校园师生心理健康素养。
共青团和青联界别:预防为主,防教融合
北京市的12355青少年心理与法律服务热线在2020年以前年均咨询量在3000多件;2021年翻了一倍,有7200多件;2022年达到了2万多件……平时和特殊时期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有着不小的差异。基于共青团北京市委的调研,北京市政协共青团和青联界别提出了《关于构建“平战结合”青少年心理支持工作体系的提案》。
共青团北京市委在调研中发现,不同系统都有相关的心理支持力量,但大都是独立运行,彼此之间缺乏有效联动,也没有形成“平战转化”的机制。与此同时,心理咨询队伍力量在“战时”(即特殊时期)很容易出现人手不够、应对能力不足的情况。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对重点群体,如毕业年级的青少年、家庭经济困难的青少年,心理跟踪不及时。
此外,各行业系统之间的行业标准不同,基本依赖于心理辅导工作者的个人经验和自觉,其心理辅导的效果缺乏有效监督。
对此,提案建议要加强统筹设计,实现“平时联动、战时协同”,希望相关委办局能够牵头,联合各个相关部门共同建立统筹联动、定期研判等机制,出台当前形势下青少年心理支持工作的指导规范。
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实现“练兵于常、用兵于战”,深入挖掘心理咨询的社会力量,把医疗机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小学校等各个单位的心理咨询力量联合起来,成立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人才库,加强心理咨询志愿者的选拔培训管理,通过日常的社区服务和线上心理咨询等方式增强其实战经验,以备不时之需。
“预防为主,防教融合。”提案建议推动属地、学校、医疗机构等社会资源,围绕常见的心理问题加强科普,同时利用12355平台对青少年普遍的成长诉求进行科学研判,分析造成心理问题的潜在因素,主动推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政协委员程乐松:通过加强青年文化素养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在校大学生及初入职场的青年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政协委员程乐松指出,在线化造成的个体精神生活的孤岛化,以及包括视频化等趋势在内的信息碎片化带来的精神困境,特别是学业竞争、职场竞争以及生活压力带来的心理压力等都是造成青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
在他看来,心理健康的问题中既有社会发展的因素,也有个体生活习惯和信息渠道的因素,更有文化素养、阅读习惯及思想水平的因素。从机制上建立以文化素养提升思考和生活认知能力是可行的方向之一。
因而,程乐松认为,除了应激性和治疗式的干预机制外,应从社会层面上形成一种心理建设的氛围,形成早期心理压力疏导的机制,同时将这些机制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他建议,在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建构上,可以进一步融入个体成长、情绪处理、自我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价值观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同时,调动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积极性,围绕青年组织和跨年龄层的志愿组织,培育和建立青年群体的阅读习惯、思考能力,提升文化素养和品位,避免出现职场和专业为边界的社交孤岛和信息茧房。